中國電力在1979年實現普及,經過30多年的發展,安全用電的概念在長期的維運過程中一直存在。電氣火災是造成火災事故的最大因素,安科瑞小編認為如何實現智慧化的用電管理,是當前用電的重心。那傳統用電的弊端是什么?什么又是智慧用電方式呢?

傳統用電的弊端
1. “技防”手段缺失
管理系統缺少有效的數據支撐和研判依據,消防安全責任人不能及時掌握建筑安全現狀。
2. 消防“信息化”不足
消防業務領域跨度大,數據存放于多個業務系統中,累積的數據量巨大,數據種類多,數據之間的關系復雜,傳統的“人到點”消防工作模式嚴重的制約了消防監管效率。
智慧用電的概念:
智慧用電是針對我國當前電氣火災事故頻發而創新的一套火災預警和預防管理系統。該系統基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平臺,針對電氣火災的主要因素(溫度、電壓、電流、漏電等)進行不間斷的數據跟蹤與統計分析。
實時發現電氣線路和用電設備存在安全隱患,及時借助WEB、短信、電話等遠程實時監控電氣設備的運行情況,隨時隨地向安全管理人員推送預警信息,指導其開展隱患治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燃”,全面提高電氣火災防控能力。
智慧用電的特點:
從“人防”到“技防”的轉變
智慧用電有防過欠壓、防漏電、防過載、防過溫、防觸電、防短路等十余項功能。運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實現對電氣安全數據多維度、全角度的科學數據分析與處理,用戶可以在線查看用電的歷史事件和數據報表。
智慧用電集合了各監管部門系統的信息數據,推動消防決策機制從“業務驅動”向“數據預測”轉變,管理機制從“死看死守”到“預知預警”轉變,作戰機制從”經驗主義”向“科學決策、智能調度”轉變,把大數據優勢轉化為戰斗力優勢,成為智慧消防的致勝關鍵。
通過智慧用電可以知曉引發火災的主要原因,定位火災發生的地點和隱患點,發現規律研判形式,實現智能火災防控和滅火救援,提升人的效率和效益。為消防管理消除更多隱患,遏制重特大火災的發生。
加強智慧用電建設,可以提高消防管理和滅火救援信息的收集、處理、傳輸、共享能力,提高消防信息的綜合利用率。通過安科瑞智慧用電云平臺與用戶單位聯動,管理網絡化、服務專業化、科技現代化,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極大的提高了效率,使人民的財產安全極大可能的得到保護。